9月23日上午9点,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本学期首次集体备课会在南校区综合楼408举行,会议由思政部主任陈明明和“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祁寒主备,全体专兼职教师参会。北校区以视频会议参会。
备课会上,陈主任从“如何深刻理解伟大的抗议精神的内涵与意义”分析入手,就如何将抗疫精神更好地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将结合,聚焦疫情期间社会热点和舆论焦点,进行理论分析和观点阐述。她指出要充分挖掘和运用好疫情防控现实题材,将疫情防控中的感人事迹、典型经验、育人元素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不断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有效载体,切实发挥思政课在学校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祁老师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和《形势与政策》课中的“疫情防控斗争中所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相结合,通过案例、数据及中外对比等深入分析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这张“中国答卷”显示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检验了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效能水平,书写了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大国担当。
之后,“毛概教研室”主任徐曼、“思修教研室”主任李响、以及“形策教研室”牧人老师,分别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形势与政策》三门课,围绕如何运用好疫情防控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如何将疫情防控的实践融入思政课教学,如何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如何充分发挥思政课的关键作用进行了深入交流。
集体备课后,与会老师们纷纷表示,本次集体备课会聚焦主题、内容丰富,为教师们搭建了互相学习,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重要平台,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了有效保障。


撰稿:付莹
审核:洪沆、陈明明